凌晨四点,平壤的街道上已经响起窸窸窣窣的扫帚声。
朴大娘裹紧头巾,手里的竹扫帚在地上划出整齐的弧线,动作熟练得像是在跳广场舞。
这位65岁的老太太嘴里还哼着小调:"金日成将军教我们,街道就是国家的脸面..."旁边路过的邻居打趣道:"朴大姐,您这扫地的架势比年轻人跳街舞还带劲!"
平壤的街头清洁工可不是一般人,那身手简直能去参加特工选拔赛。崔明淑阿姨就是个中好手,二十米开外就能锁定一个烟头,弯腰捡起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。有次她三秒内完成捡垃圾、擦地、鞠躬三连击,把个中国游客惊得直揉眼睛,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特工电影里。这些穿橘色制服的阿姨们个个身怀绝技,随身携带的"百宝袋"里装着竹夹子、小铲子、喷壶,甚至还有鸽子饲料。"看见喂鸽子的就得跟着,要不谷壳掉一地多难看。"崔阿姨说得理所当然,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。
幼儿园里,三岁的小朋友们正在玩垃圾分类游戏。彩色卡片上画着鱼骨头、废纸、电池,小朋友们排着队往对应木箱里投掷。"电池要放红色箱子!"五岁的李哲浩喊得特别响亮,小脸上写满认真。这孩子每周三下午都要跟着同学们上街捡飞絮,口袋里永远揣着个折叠布袋。"要是我们班负责的街道被发现垃圾,整个小组的操行分都会扣掉。"说这话时他紧张得直搓衣角,活像个准备接受检阅的小士兵。
平壤小区的阳台整齐得像是用尺子量过,金日成花盆栽统一摆放在右侧,太阳能板倾斜角度分毫不差,连晾衣绳都保持着神秘的2.5米间距。仓田大街的老金就因为这个闹过笑话,他家的被子刚晒出去十分钟,居民组长就带着尺子登门了。"金同志,您这晾衣绳超了2.5公分..."老金臊得满脸通红,赶紧道歉:"哎哟我这老眼昏花的,给组织添麻烦了!"没想到组长不仅帮忙重新晾好,还送了他一对印着"爱我家园"的晾衣夹,把老金感动得直搓手。
大同江边的黄昏特别美,下班的人们自发组成"护江小队",用长柄网兜打捞水面漂浮物。小情侣约会也不忘带块旧毛巾,随时擦拭公共长椅。最绝的是那些玩滑板的小伙子,一个漂亮的急刹车就为捡起一片落叶,动作流畅得像是滑板特技的一部分。有个中国游客举着冰棍纸正发愁该往哪扔,五岁的小姑娘盯着他看了十秒钟,终于鼓起勇气用中文说:"姐姐,垃圾要回家哦!"那认真的小模样让人不忍心拒绝。
平壤的干净不是靠罚款罚出来的,更像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。导游金英姬送给游客的纪念品很特别,是包印着"每张纸都是国家的绿叶"的纸巾。这让人想起大同江畔那些柳树,能在严冬后最先发芽,或许正是因为每片落叶都被当成了宝贝。有人说这是"橱窗里的表演",可当看到凌晨四点就起来扫街的老太太,看到连玩游戏都在学垃圾分类的娃娃,看到滑板少年顺手捡落叶的自然而然,就会明白这种整洁早就融进了日常生活。
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,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,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。